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07的文章

創意也創價 自己寫獲利方程式

圖片
【引用來源:經濟日報|文/鄭秋霜/2007.10.27】 台灣文創產業政策自2002年提出後,至今五年多,如何以文化創意「創價」,一直是文創公司的重大課題。部分文創公司已深知,再怎麼聰明的點子,如果沒有管理,就只是別人的踏腳石,因此,他們撰寫自己的文創獲利方程式,都不敢忽略「務實管理」,大大顛覆了外界對文創人士的印象。 管理+行銷… 經營轉型 曾任職財政部與中華開發的滙宏顧問公司董事長楊子江,日前在一場座談會中分享他以前投資文創公司經驗時指出,過去很多文創公司財務不透明,認為創意人的才華應該用在創作,內部控制、稽核都沒做好,「內部經營管理是面臨市場競爭的必備條件,但很多文創人無法接受這種觀念。」 類似這樣的情形,雖仍是各種文創產業座談會的老議題,但台灣幾個常被提到的文創代表公司如法藍瓷、墨色國際、琉園、浩漢設計、大可意念、藝拓國際等,主其事的人不約而同都很重視紀律及管理,徹底顛覆外界以為,搞文化創意的人一定非常不食人間煙火,或浪漫隨性且不切實際的既定印象。

市場分析》在產品上持續創新成烘焙業新課題

市場風向球》產品獨特 烘焙業新課題 今年是台灣烘焙業備受壓力的一年,受到原物料持續漲價影響,市場不斷傳出麵包烘焙業者倒閉、休業的消息,這種情況不但讓新進市場的烘焙品牌感到恐慌,更讓老字號業者積極思考如何在產品上持續創新,提升口感,以降低漲價後帶來的衝擊。 根據糕餅同業公會統計,2006 年烘焙業倒閉店數是開店數的五倍,今年中秋節後麵粉第三度漲價,每包 22 公斤裝的麵粉調漲 40 元到 50 元,預估烘焙業倒店數將達到開店數的 13 倍以上,創下近十年來的新紀錄。 其中,最令烘焙界震撼的就是 8 月份惟客爾連鎖麵包店傳出倒閉消息,惟客爾麵包 12 年前靠著健康雜糧麵包打響名號,全盛時期全台多達十多家門市,更進駐 SOGO、新光三越等百貨公司。 不只如此,惟客爾在公館、石牌還設立獨棟的輕食烘焙流行館,販賣現炒義大利麵、熱烤三明治、點心與義式咖啡,是國內複合式咖啡店的始祖。 但面對不斷有新兵加入,再加上日本麵包品牌大舉進攻, 惟客爾雖然近幾年在產品、定位上都不斷推陳出新,但在消費者口味改變,又遇到原物料漲價,導致資金周轉出現缺口,最後只能被迫歇業。 業界人士分析,國內烘焙業從 2000 年開始進入轉型期,2001 年由國內第二大食品集團大成長城,和日本敷島麵包公司 PASCO(日本第二大麵包公司)合資成立岩島成專業烘焙。 岩島成開店雖慢,但創新的麵包製程卻給台灣烘焙業帶來改變,也帶動如聖瑪莉、山崎麵包強化產品新鮮感。這些改變都是潛移默化的,部分本土烘焙品牌當時未能察覺市場變化,等到過了三、五年才警覺,為時已晚。 烘焙市場另一個路線是跟著頂級超市應運而生的麵包店。如日本老字號東客麵包繼 DONQ 麵包品牌後,2002 年又推出更高級的 Johan 麵包,一舉攻進新光三越頂級超市。遠企購物中心在引進 City'super 超市時,同步引進日本 Little Mermaid Bakery。今年微風超市新進的日本 MAISON KAYSER 更推出一個要價 3,000 元的松露麵包,刷新國內麵包市場最新高價。 這些情況都顯示,國內烘焙業發展不但越來越貼近日本市場,而且 M 型化的趨勢更明顯。消費者要的不只是健康、美味,還要物超所值。金字塔頂端的消費客群不在乎價錢,要的是特殊、獨創,這些市場變動都值得本土烘焙業者深思。 【新聞來源

創業案例》雙胞胎妹妹蛋糕-孟氏姊妹(2/2)

圖片
圓夢策略》低價、創意 打開市場 雙胞胎妹妹的蛋糕店,創業之初並不在熱鬧的淡水老街上,而是在往三芝的途中,位置非常偏僻。 「雙胞胎妹妹」蛋糕從台北縣淡水紅回台北市,更進駐微風廣場、 新光三越兩大百貨,成功從路邊小店變成為百貨精緻蛋糕專櫃廠商。 姊妹倆靠直覺創業,以客人的心情經營蛋糕店,成就一番事業,她們的圓夢策略有以下三點:

創業案例》雙胞胎妹妹蛋糕-孟氏姊妹(1/2)

圖片
雙胞姊妹蛋糕店》路邊小店進駐百貨專櫃 蛋糕,是近年來熱門的創業選項,新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但能生存超過三年以上、同時又陸續開分店的寥寥可數。「雙胞胎妹妹」蛋糕從台北縣淡水紅回台北市,更進駐微風廣場、新光三越兩大百貨,成功從路邊小店變成為百貨精緻蛋糕專櫃廠商。 姊妹倆就是愛蛋糕 雙胞胎妹妹法式蛋糕是由一對雙胞胎姊妹孟彤純與孟彤真攜手經營,兩個人在24歲時創業,她們形容當時是在「滿腔熱血、毫無頭緒」的情況下開店。姐姐小純說,「與其說是為了圓夢,倒不如說是因為太愛蛋糕,所以想開個小蛋糕店」。 四年前,姊妹兩個人剛從日本唸完大學回台灣,剛開始也先進入一般公司當上班女郎,不過都覺得志不在此。在歸納、消去各種想法後,兩人決定選擇「自己會的、又喜愛的」事情當成職業,開蛋糕店的選項便脫穎而出。

市場分析》平民化才能做大瑜伽產業市場

圖片
平民化 才能做大市場 近幾年運動時尚從上健身房轉移到瑜伽,許多粉領族、白領階級上班族,每個星期都要到瑜伽班報到,以舒緩肌肉、身心壓力。這股風潮在2005年時達到高峰,國際兩大瑜伽集團「 True Yoga 」和「 Pure Yoga 」相繼來台探路,讓台灣捲入國際瑜伽潮流之內,進而帶動周邊商機水漲船高。 2005年,「Pure Yoga」前腳才剛跨入忠孝商圈,後腳緊跟著「True Yoga」選擇進駐信義商圈,前者來自香港,後者則是新加坡最大的瑜伽跨國集團,兩大瑜伽集團在亞洲市場正面交鋒多次,又在台灣市場短兵相接,瞬間炒熱國內瑜伽商機。

創業案例》賽斯柏運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-呂氏兄弟(2/2)

圖片
圓夢策略》海外打廣告 不手軟 呂新強和弟弟呂祈達,兩個人的創業之路走了八年,前兩年都過著沒有薪水的日子,連初期投資的50萬元都快要燒光。更辛苦的是,剛開始生產的瑜伽墊因為量太少,工廠根本不願意幫忙將 Logo 印上去,呂新強還自己用絹印的方式,印了上百張瑜伽墊。

創業案例》賽斯柏運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-呂氏兄弟(1/2)

圖片
easyoga 瑜伽輔具 海外紅回台灣 近五年,台灣運動休閒市場中最受矚目的業種就是瑜伽中心,國內外各大瑜伽品牌爭相進駐,連帶也讓瑜伽服飾、用品輔具等周邊商機發燒,成為潛力看好的新興業種。目前市場上新崛起的瑜伽輔具品牌  easyoga ,是台灣人自創,現在已經行銷全球數十個國家,年營收逼近5,000萬元。